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美国人的确不一样。我们这个MBA Program是瑞士圣加仑大学(Universität St.Gallen)主办的,虽然地处瑞士,但是班上最多的是美国人。本班41个同学,瑞士人只有4个,却有12个来自美国。而且这12个美国同学背景五花八门,足以代表美国社会的横断面:有来自犹太建筑世家的,有摩门教徒,有美军退役军官,有破产的雷曼兄弟的前交易员,有印度藉做consulting的,有韩国藉的,有来自新英格兰的天主教徒,也有东欧藉的斯拉夫人。

课堂上发言最多的是美国同学,这些美国同学无所顾忌,大胆踊跃,有的时候直接把欧美的文化冲突和微妙的国际关系带到课堂上。美国人总是大大咧咧,可能是由于自信,所以对什么都无所谓,什么都敢说,从不服从权威。有一次,美国同学在Presentation上大谈soccer,当即有德国同学指出,这叫football,因为是用脚来踢的,并且对美国人用手玩football表示不解。美式足球叫football,美国人把足球叫soccer,德国人不至于不知道美国人所指的football和soccer是什么,但是故意抢白美国人。其他同学看着脸红的美国人大笑。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要把美国政府赤字在任期内减少一半,德国同学问美国同学你们怎么做到啊,除非把驻扎全球的美军都撤回来,我们班西点军校毕业的前美国陆军上尉回答说,是啊,以后我们就不负责保护你们了,只是到处去巡视一下。

美国人和德国人经常在课堂上较劲,一个德国同学做presentation的时候说希尔顿酒店集团的继承人Paris Hilton很下贱,美国同学立刻一口咬定说Hilton是德国人,还有一次德国同学做PPT,用燃烧的美元表示当下的金融危机,美国同学立刻说用欧元更恰当。当然,我听到的最到位,最狠的美国人和德国人的争论是这样的:美国犹太同学对德国同学说Your grandfather killed my grandfather(你的爷爷杀死了我的爷爷)。据说这句话让班上几位德国同学对这位犹太同学大为不满,但是课堂上大家还是喜欢这种争论场面出现的,因为这活跃了课堂气氛,让我们这些既不是美国人又不是德国人的同学看着哈哈大笑。

但是美国同学身上的捍卫自身权利,追求平等的特点还是让班上所有人不得不佩服。这种特点简直就是一种美国人的天性,让他们面对不公的时候敢于出头,无所畏惧。在这方面欧洲人和亚洲人,与美国同学是有区别的。欧洲同学穿着考究,举止优雅,但是面对权威有服从的态度,不象美国同学那样敢于质疑,勇于出头。至于亚洲同学,哎,不得不说,还不是主流,至少在公共精神上还不足以居于领导地位。

我们这个MBA Program有一个传统,就是每年三月份要去柏林参加一个MBA Fair,也就是MBA们找工作的一个招聘会。圣加仑大学号称德语地区的哈佛商学院,在德语地区是超级商业牛校,所以我们这个Program极其重视在德语区参加这种招聘活动。以往,我们这个Program的同学参加这个活动,都是学校提供飞机票,住宿,餐饮,总之,就是学校负担一切费用,让我们去柏林玩一趟,顺带参加这个招聘会。今年经济危机来了,或者是学校要砍经费,或者是这个招聘会自己吸引不了企业来招聘,总之,半个月前,学校通知我们,柏林之行取消了;学校给出的理由是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太少,不值得我们去。

听到这个消息,好几个德国同学的脸阴沉下来。这个招聘活动对于德国同学尤其重要,因为圣加仑大学在德国名头很大,德国同学大多希望借这个机会在德国找工作,因为这毕竟是以学校的名义参加的活动,比他们自己单打独斗更有效果。但是德国同学并没有公开的发作。过了几天,我们的美国犹太同学突然给全班同学发电子邮件,号召大家签名,要求学校恢复参加这个招聘会,或者另外给大家提供一个类似的活动并由学校负担费用,再或者,按照每人一千欧元的标准给大家退钱。

犹太同学在信里说,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,在申请阶段就知道在读期间会有一次豪华,免费的柏林之行,这简直就是这个MBA Program的一个卖点。柏林之行类似我们接受圣加仑MBA录取的一个条件,等于我们和圣加仑MBA签了一个合同,而这个柏林之行是这个合同的一个条款。现在MBA单方面撕毁了这个条款,所以要赔偿。犹太同学要求大家举行一次签名请愿。

犹太同学所说都是实际情况,立刻获得大家的支持。全班41个同学,除去5个在印度,澳大利亚,美国交换的同学,其他共有26个同学在请愿信上签名。

请愿信在上周一由犹太同学发出。作为一个沉默而“事故”的亚洲同学,我怀疑这件事对于犹太同学的意义。虽然这里是欧洲,是号称言论自由,公开批评的学府,但是认为学校对于挑头“闹事”的同学会无动于衷,未免有点太天真。

果然,周四MBA的领导出来和大家座谈,一上来就说大家的要求让他觉得被“冒犯”(insulting)。这个用词是很重的,而且前一天,在MBA另一位领导的课上,犹太同学所在一组做presentation的时候,就受到了这位教授的特殊照顾。我“不幸”和犹太同学一组,在台上感受尤深,教授提了很多问题,让我们穷于应付,而且他直接说我们的presentation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我们的结论。

但愿领导们的不满止于诘问我们的Paper。

在周四的座谈上,领导也直接说出了学校的苦衷,经济危机,学校要砍经费,并且柏林之行本来就是由参加招聘会的企业赞助的。以往,每个企业要交一定数额的参会费,我们的柏林之行就是由这笔费用支付,现在经济危机参会的企业少了,所以没有钱让我们去柏林了。

也许我们需要的就是明确,真实的原因。经济危机大家都有感觉,但是学校为了面子说这个招聘会不值得大家去,还不如直接告诉大家真相。

学校的态度比较有意思。一方面说觉得被冒犯,但实际上刚开始宣布取消的时候并没有把真实原因告诉大家;现在说出了真相,大家其实也觉得不用再坚持。

但是我们作为圣加仑MBA的一员,还是获得了一些有分量的权利:我们将可以看到MBA的经费使用报告。领导说的很清楚,作为学生我们没有权力“批准”经费使用报告—这是学校管理当局的权力,但是我们有“看”或者知道的权力。

还是应该感谢这位勇于任事的美国犹太同学,虽然他要在未来几个月的MBA学习生活中多加“小心”。我也希望这纯属于亚洲式的“杞人忧天”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勇

李勇

7篇文章 14年前更新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7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09年 7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