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第一个面试是电话面试。为了这个面试我煎熬了三天,终于今天早上过去了。这是一家德语区著名投行的面试,HR步步紧逼,一点不客气。这种让人感受压力的面试,恐怕只能给被面试的人,制造更多的煎熬。未来几天我大概会不断回味其中的得失,由此判断自己到底胜算几何,特别在今天这种严酷的环境。

说起来,其实单单争取到这个面试的机会,就已经算是幸运了。首先是大环境的恶化,其次,所有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程序早就关闭了,反正这些银行是这么答复我的。我之所以得到这个面试机会,也是极端努力之后的一点回报。

这说明我的策略和艰苦的努力,是有成效的;更自负一点,恐怕这也是今天我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。我们班连一个在投行实习的人都没有,当我跟同学说我还在努力投行,他们的表情是不可思议。理性的看,我应该坚持我的策略,付出更艰巨的努力。但这是理性,在现实里,焦灼和压力也实在来的太大了。

我也在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到了今天,还这么执著地往投行里面挤?其实直到现在,我也没有认真准备在其他行业找工作。这里面有现实的原因。一方面现在其他公司都处于紧缩,招人首先看的是以往有没有相关经验,竞争也是极其激烈;另一方面,我的年龄比较大了,我不太想干自己不情愿的事情。

投行以往有炫目的光环,有今天看起来类似“炼金术”式的知识,可能也有比较好的收入;但是对于我,可能最重要的原因,在于我的“意识”。我觉得至少投行为行业整合,为企业间的优胜劣汰,为提高行业的竞争力,为推动生产力进步,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能。所以这个行当,更应当在今天的中国有用武之地。因为不论别人怎么说它,它所起到的作用,可以是推动中国行业生产力的进步,为中国的优秀企业有更大的空间,利用更大的资源,创造更大的价值,提供服务。我想“钻进”外国著名投行,也不过是希望,而且相信,这些地方有更好的知识,经验,流程等等值得学习的地方。

除了继续努力,继续在艰苦的拼搏中忘记结果,我还能做什么?

今天借着写博文抒发面试之后感慨的机会,也想谈点其他方面的感想。

我有一个老朋友,大学时代就是好朋友,如今在MSN上许久未曾露面。我有点耽心。

这位老友,大学毕业之后,没有去工作,而是继续考GRE,终于在第二年,进入美国的Johns Hopkins Univ. 读博士。他说他有“名校情结”,于是在到美国的第二年,转学至Yale Univ.并终于拿到学位。读大学的时候,我基本上是无所用心,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情,而这位老友,可能已经比较明确未来的职业道路,于是先拿到名校的国际关系学位,然后申请美国的法学博士学位JD。读JD的基本上是这样,先有一个政治或者国关的学位,为继续上JD作铺垫。他聪明而勤奋,终于如愿进入NYU,三年后拿到JD。毕业之后在纽约的一家保险公司作律师,2007年,金融风暴的第一波冲击中没有了工作。

两年多了,我们经常在MSN上交流。他不是很愿意谈自己的事情。有时候我催促他,找不到机会就赶快回国吧,国内是混乱而充满活力,国内是人性释放,美丑具呈的时代;有令人不满和愤懑的一面,也有让人感动,充满了创造力和张扬的激情的一面,这大概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灵感的时代的面貌。可是,说归说,这位朋友一直也没有回来。

是面子问题吗?这也是说起来简单。当初我受这位老友的影响也开始考GRE出国,当年朦胧的想法可能最终不过一个泡影,但是海外多年,失去的是同龄人已经在国内打下的基础。我还算好,中间在国内工作一段,有一点小成就,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,这个就算是“根基”;想到这位朋友,我给自己当下的努力设立一个底线:8月底毕业之际看结果,这之前拼尽全力,这之后如果没有结果打道回家,彻底接受结果;决不去办什么签证延期,什么CPT,OPT(后两个是美国的,我这里也办不成)。

但是,如果我有一点在国内的“根基”,我的朋友不是同样有令人尊敬的知识,同样稀有的专业技能吗?我在这里“肤浅”地借用一句歌词:只不过从头再来。

或者,我的老友已经另有高就,无暇上MSN;再或者已经回国了?!但愿事随人愿,好的结果一起出现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勇

李勇

7篇文章 14年前更新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7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09年 7篇